Partial

打造一站式數碼平台 助港企拓東盟

知‧析趨勢

發布時間: 2024/05/15

分享:

分享:

香港目前正積極爭取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並希望於年內完成申請。事實上,香港具備充足條件加入RCEP。

一方面,所有RCEP成員經濟體均為本港重要貿易夥伴,其在香港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中的佔比分別約為70%和40%;另一方面,東盟國家非常支持香港加入RCEP,內地當局亦敦促各成員經濟體加快完成新成員加入程序以讓香港盡早加入。加入RCEP無疑是提升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重要舉措,有利於降低貿易成本和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筆者認為,此舉更能為本港企業,尤其初創企業,帶來新商機、新勢頭,加快本港科研成果商品化和新質生產力形成。

東盟人口逾6.7億 初創必爭之地

除了為經貿協議簽訂提速、提效外,港府近年來亦致力開拓香港的經貿網絡,特別是加強與東盟十國和中東各新興市場的聯繫,如透過增設在地的經貿辦。包括經貿辦在內的「香港隊」人強馬壯,其他隊員,如投資推廣署、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等,紛紛推出各項拓展新興市場營運的計劃,進一步為香港企業打入海外市場提供有力支援。

香港市場規模始終有限,不少企業在發展達至一定成熟程度後,必須衝出本地市場以開拓新機遇,以擴大公司市佔率、實現增長、吸引投資,更甚是建立國際領先地位。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東盟不僅市場龐大(2022年總人口約6.7億人,GDP約為3.6萬億美元),而且在地理上與香港接近,因此是許多港商拓展市場的首選,此趨勢亦成初創企業之風。

團結香港基金最近發表的題為《優化各界資源協作推動香港初創發展》的研究報告顯示,不少本地獨角獸公司,如Lalamove、GoGoX、Airwallex、Klook、WeLab等均在不同東盟國家建立業務。然而,能成功打入東盟市場並非易事,對初創企業來說更甚。難在理順東盟各國與香港之間的監管制度、文化和語言等方面的差異,當中所涉及的資金、人力和當地人脈等資源正正令香港初創企業望而卻步。

貿發局早前一份調查發現,近8成受訪香港公司表示,各地不同的監管制度,包括許可證、配額、專利或關稅等,是開拓東盟市場的首要挑戰。

「前車可鑑」,作為「香港隊」一員的貿發局一直積極為港企(尤其是中小企)開拓內地和全球市場的商機。針對大灣區市場,貿發局早於2021年就推出GoGBA一站式平台,全方位支援港企拓展大灣區內地市場。其中包括利用微信小程序建立GoGBA「灣區經貿通」數字平台,提供市場政策和信息、優惠補貼和商務支援等經貿資訊,及有關交通、稅務等方面的跨境商務工具。

參考灣區經驗 建GoASEAN助港商

此外,貿發局透過位於深圳的「香港貿發局大灣區服務中心」、覆蓋大灣區全部9個內地城市的「GoGBA港商服務站」等機構,提供商務資料、諮詢及舉辦各類活動,並協助中小企掌握拓展灣區業務的實用知識及技巧。目前,東盟地區正缺乏類似規模的支持。東盟十國各地擁有不同語言、文化和監管框架,市場較為分散但人口更多,這些因素都使東盟商務環境更具特色。

為協助港企進軍東盟市場,筆者建議參考GoGBA的成功經驗,設立「GoASEAN」一站式平台,以提供拓展東盟市場的實用資訊和全方位支援。

東盟各國設辦事處 建支援網絡

第一,可考慮與不同東盟國家的政府機構合作推出「GoASEAN」數碼平台,以網站和/或移動應用程序等形式建設,為在東盟營運的企業提供實用信息和工具,如市場洞察、文化和政策指南、海關程序等。

第二,在目前東盟地區的5個海外辦事處(印尼雅加達、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泰國曼谷、越南胡志明市)和1個顧問辦事處(菲律賓馬尼拉)的基礎上,貿發局可在東盟各國的其他主要城市或港企的目標城市,設立更多顧問辦事處,從而形成一個在地營商支援網絡,將港商與東盟的合作夥伴和顧問聯繫起來。

第三,貿發局可組織針對東盟市場的綫上綫下活動,如分享會、工作坊、商務配對、展覽會和考察團。通過這些活動,包括初創企業在內的港企可推廣其產品及服務,並探索潛在投資和合作機會。

筆者樂見近期港府宣布貿發局將在2024-25年度內,於柬埔寨首都金邊開設顧問辦事處,以加強在東盟的貿易推廣;若能建設「GoASEAN」一站式平台,將能為港企拓展東盟市場帶來必要支援和嶄新機遇。長遠來說,對鞏固本港國際貿易中心地位和加強香港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具有積極作用。

不少本地獨角獸公司,如Lalamove、GoGoX及Airwallex等在不同東盟國家建立業務,然而,能成功打入東盟市場並非易事,對初創企業來說更甚。(中通社資料圖片)

撰文 : 水志偉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
林功成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員

欄名 : 知‧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