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儲局激進減息 中國如何接招

知‧析趨勢

發布時間: 2024/09/24

分享:

分享:

還記得今年初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曾發出警告,世界正進入一個「混亂時代」。

「混亂」即意味着不可預期,超常規操作增多,看看最近全球緊盯的中美兩大國利率操作即是如此,一個超常規減息,一個超預期沒降,讓世人忙着猜測兩國葫蘆裏都賣的是甚麼藥。

美東時間9月18日,在長久的預期之下,美國聯儲局終於宣布減息,令人驚訝的是幅度達到0.5厘,以超常規操作,開啟了降息周期。在此靴子落地之後,中國市場對「寬鬆共振」的預期進一步強化,尤其在8月經濟數據令人「沒眼看」的情況下,期待着9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LPR)應聲調降。

銀行淨息差受擠壓 限制降息

不過,上周五(20日)人民銀行也做出了令人出乎意料的操作,1年期和5年期LPR均保持不變,中秋假期過後7天逆回購利率也保持了1.7厘的前期水平不變。在這之前的一兩個月裏,內地經濟界討論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以提振每況愈下的經濟狀況,特別是房地產。不過,在內外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人行依然保持了強悍的定力,也引發了市場對其考量的各種猜測。

當然,從現實因素看,下調利率也存在着許多技術性的掣肘。首當其衝是對銀行淨息差進一步受擠壓的擔憂。由於去年以來存款利率已經經歷了多輪下調,而存款利率又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和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通脹掛鈎。此前人行叫停「手工補息」(即手動調高利息)已經引發企業存款搬家出表,同時近期CPI也表現出企穩回升態勢,這意味着下調存款利率的空間已經相當狹窄。在目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陣痛期」的現實下,銀行系統也要保有穩定的淨息差以對抗各種不確定性,對LPR的下調直接構成了限制。

事實上,人行在9月5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給出過政策預期。在被問及今年接下來貨幣政策還有多大降準降息的空間和必要性時,人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就回應:「今年以來,LRP下調帶動了平均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同時也要看到,受銀行存款向資管產品分流的速度、銀行淨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響,存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還面臨一定的約束。」他當時給出的結論是:「人民銀行將密切觀察政策效果,根據經濟恢復情況、目標實現情況和宏觀經濟運行面臨的具體問題,合理把握貨幣政策調控的力度和節奏。」

穩滙率 避免減息人幣添貶壓

根據人行官員的話來看,調降貸款利率顯然是要評估多重政策目標,給出一個平衡結果。除了銀行淨息差空間限制外,最大的考量,無疑是「穩滙率」。此次美國聯儲局「預防式」地給出0.5厘降幅,但是卻提出了「美國經濟並未衰退」、「就業有望獲得長期支撑」等政策訊號。從市場反應看,降息後10年期美債收益率短暫下行之後又快速拉高,都反映出對美國經濟的積極預期。這對於中國「穩滙率」目標來說,需要避免因大幅下調利率中樞引發人民幣的貶值壓力。

降低貸款利率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穩樓市,不過以當前內地經濟需求不振、房地產市場還在下探過程中,對於降低LPR能否達到政策目的,經濟界也有很大分歧。房地產目前的困境並非行業周期,而是與中國經濟長期結構的調整相關,這當然不是貨幣政策一己之力可以逆轉,而如果不能實現降價促量的擴張效果,反而對銀行系統增加了風險,這樣的政策也是得不償失。

美國降息可令中國經濟緩一口氣,但不能解決中國經濟的燃眉之急,經濟管理層還要作出更加周全妥當的的應對舉措。昨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滙率突然拉升逾100點子,國務院新聞辦也突發預告三大金融監管部門將在今日(24日)召開記者會,引發了市場對於出招救市的猜測。

美降息 難解中國經濟燃眉之急

全球確是「苦強美元久矣」,尤其深陷通縮憂慮的中國經濟,不少人此前將希望都寄託在美國聯儲局降息上,似乎熬過這一個節點就能苦盡甘來,掌握主動。有經濟學者就提醒,隨着美國聯儲局開啟降息節奏,中美兩國的貨幣博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貨幣政策要考慮的因素眾多,掣肘也不少,美國聯儲局降息是重要的預期管理契機,但不應誇大其效果,畢竟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還是要回到內部本身。

---------------------------------

【知識庫】何謂「手工補息」?

•「手工補息」是指手動調高利息,銀行內部對個別客戶調高實際利率。

•這是銀行業務操作中的一種特殊補息方式,用於糾正因系統錯誤或特殊情況導致的利息計算錯誤。

•銀行藉「手工補息」鑽系統漏洞,變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權要求或自律上限,來刷業績。

•今年4月內地發布《關於禁止透過手工補息高息攬儲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的倡議》,叫停銀行不能再以「手工補息」方法製造高息存款類產品。

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陣痛期」,銀行系統要保有穩定的淨息差以對抗各種不確定性。(中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潘攀

欄名 : 中外廣角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