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ial

美內外鬥爭日烈 中國取而代之?

國是港事

發布時間: 2018/01/18

分享:

分享:

2018年伊始,美國的內外政治均好戲連場。看來今年將比去年更為動盪:去年開始的「特朗普震盪」料會進一步深化,甚至可能出現歷史性轉折點,對全球的影響不容忽視。

美國國內政治重頭戲無疑是「通俄門」引發的內鬥。去年末,美國總統特朗普忽有異常行動:給一向敵視的媒體做了專訪,談「通俄門」調查,指調查主管米勒(Robert Mueller)會對他「公平」。對調查的高度重視,反映他已感到所受威脅日大,否則不必如此高調回應。事實上,去年後段調查開始「見血」:幾個前特朗普團隊要員,如前競選經理馬納福特(Paul Manafort)及幕僚弗林(Michael Flynn)等被控。

班農叛變 成特朗普的黑天鵝

據報,調查當局已要求向特朗普本人問話,可說是「殺到埋身」,難怪他深感不安。但更為震撼的是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Steve Bannon)的「反叛」。這位另類右翼狂客曾為總統戰略顧問,地位重要,所代表的政治勢力更是推特朗普上台的支柱之一。

班農去年被迫下台後仍表態撑特朗普,認為他受到共和黨建制派打壓,要在野支持總統,故反叛可說是「黑天鵝」。他給一本新書提供了許多特朗普團隊自競選到上台後的內幕信息,除了無傷大雅的政治八卦外,還有甚具破壞性的指控尤其兩點:

(一)指團隊及官僚集團中多名高層人士均認為,特朗普的心智不宜擔任總統職務,而這乃民主黨及共和黨建制派對攻訐特朗普的重點之一。

(二)指特朗普大兒子小特朗普(Donald Trump Jr.)、大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及前競選經理馬納福特(Paul Manafort)等三人在特朗普大廈25樓接見俄律師屬叛國行為。其後班農雖聲稱仍支持特朗普,但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已水洗不清。

反叛事件除顯示美式宮廷鬥爭日趨白熱化外,還反映了美國政壇的撕裂狀況,包括:

宮廷內鬥白熱化 政壇更撕裂

(一)特朗普的強裂回應,顯示他對攻擊十分在意,看來真的打到痛處。今後他的團隊將與班農如與弗林般割席,以圖降低「叛將」的不利影響。

(二)事件迫使特朗普的支持者出來表態,從而暴露了他背後的利益集團。國務卿蒂勒森(Rex W. Tillerson)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蓬佩奧(Mike Pompeo)均出來指特朗普適合擔任總統,雖然前者曾據報稱特朗普為笨蛋。上述兩高層一般相信分別代表強勢的石油及軍工集團。

(三)事件後班農遭前/原東家另類右翼喉舌Breitbart News炒魷,更添行動背後誘因的不明朗性:這是否反映班農個人的逐利行為,或另類右翼內部重組,有些人看到特朗普前景不妙而及早跳船?

內政壓力巨 特朗普外交更惹火

無論如何,美國宮廷內鬥將日益激烈殆無疑問,令人關注者是這將如何與社會撕裂互動和影響施政包括外交路向。但可以肯定者是在內政壓力日大下,特朗普將在外交上表現得更為惹火。

去年末他急急放了兩把火:向烏克蘭軍售和把以色列使館遷往耶路撒冷。進入新年他繼續其Bull in China Shop的狂牛亂衝作風,如插手伊朗內爭和中止對巴基斯坦的安全援助等。特朗普指巴基斯坦在10年間騙了美國300多億美元資助,卻未全力反恐,又大肆攻擊伊朗「獨裁」政權,日後還會實行進一步制裁。

特式外交已令美國在世界上日趨孤立,在中東尤甚。遷移使館之舉令美國正面與阿拉伯聯盟及伊斯蘭聯盟為敵。本來去年中特朗普訪問沙特阿拉伯後,曾出現與沙特及埃及等主要中東國家修好的轉機,令人一度以為可形成美沙及以色列的反伊朗鐵三角聯盟,但這期望已為遷館決定打破,沙特的反伊朗立場被中和,埃及也開始與俄國強化聯繫。

美被世界孤立 華做大事接替美

現時連巴基斯坦這個伊斯蘭世界老盟友也惹怒後,情況進一步惡化,在中俄及上合組織支持下,將形成了連貫中亞、西亞包括巴國、伊朗、敘利亞及土耳其的抗美陣營,不單令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形勢顯著轉壞,也將讓美軍在阿富汗的處境,變得更為困難。

特朗普在反駁班農時自認「天才」和能力超卓,但在他領導下美國內政外交狀況均嚴重惡化,今年形勢料將日益嚴峻。去年底今年初美國國運已出現兩大凶兆:白宮的近200年古樹爛掉要由第一夫人下令砍去,和特朗普大廈火燒頂頭。

於1996年去世的預言家歐洲婆婆早預告2018年44任總統(奧巴馬)退下後經濟陷困而國家撕裂,到2018年超級大國地位更將由中國接替,看來預言正逐漸成真。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黨校講話中提到中國正面臨大有可為的機遇期,顯示中央亦開始感覺到要做大事,而接替美國角色正是歷史性的超級機遇。為免世界陷入金保伯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中國必須接上,但中國是否準備好?

白宮前首席策略師班農(右)的叛變,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左)來說可說是黑天鵝,反叛事件除顯示美式宮廷鬥爭日趨白熱化外,還反映美國政壇的撕裂狀況。(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凌鵾 經濟分析員

欄名 : 大國博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