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特朗普勢簽法案 3因素影響落實
發布時間: 2019/11/25
美國國會終如預期通過了「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及其他相關法案,顯示美國在利用「香港牌」遏制中國上又大進一步,同時也表示美國對華發動的新冷戰正急速深化。中美關係惡化的勢頭有增無減,中國如何應對則有待觀察。
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及國家安全委員會多年來已列出具體的利用香港打壓中國辦法,這一批新法例乃部署之一,其出台殊非意外。由於法案以壓倒性票數通過,特朗普必須簽署,法例的實施亦屬必然,只餘下或快或慢或先或後的技術性問題。
還看中央 有無實質反制措施
目前可能影響具體實施方案的有幾個因素:
(一)中央及港府有無除抗議之外的實質反制措施;
(二)中美經貿談判進展,目前這似陷入了膠着狀態;
(三)本港動亂的發展形勢。
由於上述各項變數很多,故對法例的實施及影響暫難有具體評估,但無疑香港已成了中美鬥爭的重要一環,甚至是當前最敏感、緊迫及火熱的一環。因此有必要就香港問題作一概述。
今年中突爆的香港動亂成了中國內部管治及外部地緣政爭壓力並發的交滙點,問題複雜難解,乃對中共的重大挑戰,影響包括:
貿談膠着 美趁機掛鈎港風波
(一)「一國兩制」即使未算全盤失敗,也被打成重傷,令中國的國際形象受損;
(二)給西方提供良佳的攻擊把柄,且在此事上歐美立場一致,「西方陣營」重現。輿論機器更一面倒猛攻,即使不認同示威者的暴力,卻仍指是中央及港府的打壓造成;
(三)給美國送上增添「香港牌」效能的大禮,美國亦把握機遇立刻把貿談與香港事態掛鈎;
(四)影響台海局勢,助力民進黨選情及增強台人抗共拒統信心。對中共領導來說更為尷尬:本想由統一台灣來建功立業,但現時可能未收台灣已先失香港。
港恐步向失控 美續強化香港牌
目前香港正步向失控狀態,港府已無能為力,中央如何救亡尚待觀察。這對美國遏華行動是個重大鼓舞,故不單會強化香港牌,還將在其他新冷戰領域加大壓力。尤其值得注意者是幾個直接涉及中國主權的核心利益問題。中美防長曾先後通電話及在出席曼谷一個國際會議時,面談關於新疆、台海、南海及香港等問題,中方一再表明了有關事項立場。香港問題的情況已如前述,其他三項略論如下。
新疆問題較為輕微,西方發動輿論攻擊中國以「教育營」遏制少數民族,並在聯合國的人權會議上糾集20餘國批評中國,但中國卻獲得50餘國支持反壓西方,也凸顯了西方在國際事務上,已不再具有「說了算」的主導地位。就新疆問題西方定必繼續興風作浪,但難成氣候。在南海問題上美國有兩板斧:
美煽風點火 南海麻煩將不斷
一是作出直接軍事挑釁,派軍機軍艦闖入南海島礁的領空領海。中國按照慣例驅離及抗議,但手段應兇狠點,如過去便曾差點撞船。
二是煽風點火,拉東盟國家更積極地保護南海主權,如日前國防部長到訪亞洲便就此事老調重彈,但東盟諸國都不想站到美國一邊對抗中國。只有越南在爭奪南海主權上比較積極,卻又礙於與中國實力懸殊,和顧忌美國的反共路綫,而不敢公然親美抗中。
在南海中國應一面強硬維護權益絕不退讓,另一面加強雙邊合作開發資源。中國正籌劃與菲律賓共同開發南海油氣,與越南也可採用類似模式,由增添共同利益來減緩對抗。
總括來看南海將麻煩不斷,但短期內不至出大事故;美國會進行騷擾,卻不敢在此與中國硬拼。
蔡英文料連任 加快實質台獨
台灣乃美國牽制中國最重要的王牌之一,近年更不斷藉此壓迫中國底綫,如對台售武,美國海軍船隻多次停泊高雄,美國官員訪台及美艦過台海常態化等,但北京均未作強硬的實質性回應。快將到來的台灣大選結果已在意料中,蔡英文將可連任,國民黨沒落則已成定局。
選後民進黨將把握機遇加快「去中國化」的實質台獨步伐,美國亦將更着力給予支持。北京所受壓力隨之增加,但在「和統」無望下「武統」決心有幾何,則有待觀察。
展望未來,今後數月在經貿範疇外,香港將成中美鬥爭熱點,到明年初台灣也有望成為熱點而形成雙熱點,如果美國仍嫌不夠熱鬧,還可能在南海搞事。中共領導將面臨眾多考驗,然而,諸事紛繁中,當務之急就是助港府止暴。
▲ 由於「香港人權法」以壓倒性票數通過,特朗普必須簽署,法例的實施亦屬必然,只是時間及技術問題。(新華社資料圖片)
撰文 : 凌鵾 經濟分析員
欄名 : 中美世紀博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