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特朗普2.0」倘重臨 世界真的無戰事?
發布時間: 2024/07/29
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於7月13日在賓夕凡尼亞州競選造勢活動中,被人企圖開槍暗殺不果。特朗普在遇襲後迅速站起,並展現出一幅英勇無畏的形象,特別是他站在美國國旗前,耳部僅受輕傷的照片,迅速傳遍世界,被許多人視為彰顯特朗普堅韌精神與英雄氣概的象徵,對他11月競選總統,重返白宮的大計十分有利。
有人把暗殺事件視為當年台灣大選「陳水扁槍擊案」翻版;「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事件發生之後不久,於7月15日至18日在威斯康辛州召開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中,特朗普獲得大比數黨員支持,正式代表共和黨出戰美國11月的總統大選。
有國際傳媒巧妙地形容在行刺中「子彈打中特朗普,但死的卻是拜登」(The bullet hit Trump,but it killed Joe Biden)。果然如此,特朗普獲共和黨正式提名的目的已達到。而在另一邊廂,雖然拜登罔顧6月與特朗普公開辯論中的「老人痴呆」表現,一直堅持「只有上帝」才能叫他退選,但最終也抵擋不了黨友逼宮及金主轉軚的壓力,於7月21日宣布不再尋求連任,並推薦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代替他出選。
但有政治學者指為時已晚了,拜登退選決定拖得太久,再加上暗殺事件,民主黨候選人勝算料不高;民主黨應該改變戰略,在下屆兩院選舉中爭取多些議席,以抗衡特朗普。
或重啟極端政策 局勢恐更亂
特朗普的觀點非常極端,行動亦非常極端,得罪的人不計其數。所以,有人推測他會再被暗殺的機會很高的說法絕非空穴來風。無論如何,一旦特朗普重執政權,美國(甚至乎全世界)將會更加混亂。最保守估計,特朗普必然會重啟他在上次總統任期未完成的政策。例如,他會加快興建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的圍牆,目的是為了攔阻不斷增加的無證移民。此舉將導致許多墨西哥家庭兩地「骨肉分離」,激發更深更廣的種族歧視問題,構成社會進一步分裂。
再者,缺乏新移民亦會大量減少美國的勞動人口,這對特朗普推動「美國製造」,把生產綫搬回美國的大計,絕對沒有好處。
又例如,在軍火經濟方面:特朗普當總統時,美國沒有發動任何戰爭,他對此亦引以為傲,相信他下屆上任後亦會堅持這政策。正因如此,有傳他會要求烏克蘭與俄羅斯和談,盡快停火。
烏俄倘停火 涉軍火商政治獻金
特朗普是「生意佬」,作決定時往往以經濟利益為優先。所謂「長貧難顧」,他已表明上任後不會繼續軍援烏克蘭;雖然說「俄烏戰爭」完結之後,烏克蘭政府會連本帶利償還這筆「軍火債」,但戰事一拖再拖,停火遙遙無期,這盤帳對美國絕不划算。世界和平當然是天大好事,但問題是,俄烏勸和安排會得罪許多軍火商,而他們都是美國政治獻金的來源,政黨大小競選活動的金主。
再者,同出一轍地,特朗普在競選綱領中也提出,減少軍援「北約」(NATO),要求它們出錢向美國購買軍備;如此這般,未來削減了軍備的「北約」還能為烏克蘭撑腰嗎?
另外,特朗普執政後如何處理「巴以衝突」,這將會是對他外交政策的另一大考驗。他能否一視同仁,推行「無戰主義」,充當巴以之間的和事老呢?他有無能力去阻止,以不徹底殲滅哈馬斯武裝組織誓不罷休為目標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呢?特朗普深知以色列並非是烏克蘭一般的「小弟弟」,在美國以色列裔人不止富甲一方,更是權傾朝野,他們的勢力對美國政府舉足輕重,所以美國歷任總統包括特朗普對以色列都會盡量遷就。那麽特朗普上任後又會出甚麽招數(既能停火亦不得罪以色列)呢?
從特朗普超積極的選舉工程,大家不難洞悉到此人的勇猛鬥心,他為求達至成為共和黨總統提名人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不惜濫用自己的權勢,採取強硬甚至是骯髒的手段,即便這些手段可能招致爭議或潛在的負面影響。無論是巧妙操縱司法系統以規避訴訟,還是以隱晦的威脅迫使媒體巨頭俯首稱臣,這些行為無不彰顯出一種帝王般的權威。然而,這行事方式無疑是對現代民主理念的一種挑戰。
回溯歷史,共和制與民主制的創立初衷之一,正是為了超越帝王統治的局限性,避免君主獨斷專行帶來的弊病。民主制度旨在將國家主權交還於民,賦予公民群體自主選擇領導人、決定國家命運的權利。
共和民主兩黨 如兩個龐大王國
然而,在當今的政治格局中,特朗普與拜登似乎分別扮演着共和黨和民主黨兩個「王國」的主宰角色,兩者共同掌控着國家的脈搏。在這種情況下,普通公民的選擇權似乎被大幅削弱,兩大政黨如同兩個龐大的王國,總統在其中行使着近乎絕對的權力,彷彿現代版的帝王。
由此觀之,當代民主體制在演進過程中,似乎難以完全實現其初始願景--即構建一個由民眾真正主導的政治體系。相反,它在某種程度上陷入了兩黨制的框架中,而這一體系下的「帝王」們,依然擁有着超乎尋常的影響力,從而對民主原則構成了潛在的侵蝕。民主制度的完善與實踐,面臨着來自內部結構與外部力量的雙重考驗,如何在權力集中與公民自治之間尋找到恰當的平衡,成為了亟待解決的核心議題,但這顯然不是特朗普2.0所關心的事。
---------------------------------
【知識庫】特朗普晤以總理談甚麼?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上周訪美,會晤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討論加沙局勢。
‧特朗普表示,被扣押的以色列人質須盡快獲釋。
‧內塔尼亞胡指,可能稍後派代表團到意大利羅馬,繼續談判加沙停火及交換在囚人員。
‧兩人是近4年來首次會面,特朗普形容自己與內塔尼亞胡的關係一直都非常好。
▲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中)上周五在他的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接待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夫婦。(法新社資料圖片)
撰文 : 黃錦輝 立法會議員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欄名 : 知‧析趨勢